考完MACC的人现在都混得怎么样?
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最近朋友圈晒CPA的人变少了,反而多了不少MACC持证人?上个月同学聚会,当年会计班成绩垫底的小王,现在居然成了某大厂的财务剖析总监。他偷偷跟我说:"考完MACC第二年,薪资就翻了倍。"这事儿让我整宿没睡着,今天咱们就扒开看一看这一个证到底有什么魔力。
考MACC和传统财会证有啥不一样?
先看组对比数据:
证书类型 | 考试科目 | 学识侧重 | 适用岗位 |
---|---|---|---|
CPA | 6门 | 审计合规 | 事务所审计岗 |
CMA | 2门 | 成本管理 | 制造业财务岗 |
MACC | 3门 | 业财融合 | 互联网财务剖析岗 |
去年有个典型案例:某快消公司财务小李,用MACC学的数字化器械搭建了动态定价模型,让公司毛利增强了5个点。这说明MACC更侧重化解实际症结,不像传统证书总在定律里打转。
哪些人最适合考MACC?
跟培训机构的教务主任聊过,发现三类人考完最吃香:
- 五年内的财务新人(转型管理会计的黄金期)
- 业务部门转岗人员(需要火速构建财务思维)
- 中小企财务主管(应对业财融合的实际要求)
最让我吃惊的是,去年有28%的考生来自非财岗位,包括程序员转行做财务体系架构的。现在明白为啥MACC要考数据剖析了吧?
备考路上最大的坑居然是...
去年帮表妹剖析备考方案时发现个惊人现象:报上万元的培训班利用率反而比自学低15%!深扒后发现:
- 高价班塞太多定律(MACC考试60%是案例剖析)
- 忽视最新考试动向(去年新增了数字化风控模块)
- 模拟题品质参差(部分机构直接用五年前题库)
有个狠人自己开发了备考神器——用Python爬取近三年真题,结合智能算法生成预测题,结局三科全优利用。这说明会技术加持的考生更吃香。
独家数据预警
利用人才商圈拿到组数据:2023年MACC持证人的平均跳槽周期缩短至11个月,薪资涨幅中位数达47%。更夸张的是,某新能源汽车厂给MACC持证人开出的签字费就高达8万。但别急着报名,先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符合这三个隐形门槛:
- 至少介入过三个跨部门项目
- 能熟练采用两种以上数据剖析器械
- 有业务决策建议被采纳的经历
最后抖个行业内幕:现在头部公司招聘财务BP,直接把MACC证书编号输进体系自动加分。我认识个华为的招聘经理,她电脑里存着MACC考点附近酒店的契约价,专挑考试季去蹲人。下次考证别光盯着书本,多去考点沟通区转转,说不定工作机会就来了!
标题:考完MACC的人现在都混得怎么样?
地址:/gfyxxy/44070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“企业软文发布源有什么作用?”206人看
- “公司做软文推广需观察的关键点是什么?”161人看
- “产品宣传文字如何写更能引起人”249人看
- “软文营销为什么深受现代各公司的青睐?”213人看
- “中国软文网站哪个比较好?”169人看
- “旅游景点新闻稿宣传写作妙招”201人看
- 保险公司软文(保险公司好文分享)57人看